close

美國狙擊手.jpg  

維基: 美國狙擊手 (American Sniper)

 

上映了一段時間後,正好有兩張免費優待票,但大家都拋棄我先跑去看了,所以我只好連續看兩部了 不是這部看兩片。真的

看片過程中,心情有些起伏,但看完後的咀嚼,是讓我愈發喜歡的一部,而且可以討論的地方很多。

不過對於片子內容,我想最好先設好對於電影的期待方向。

1.想認識克里斯凱爾(Christopher Scott Kyle)這位傳奇人物。

2.想看戰爭片。

3.想見識創傷後壓力症號群(Post-traumatic stress disorder;PTSD)

4.想討論美帝與ISIS間的關係。

 

 Q1推薦進電影院看嗎?

上述兩點者我會推,尤其喜愛戰爭片者,歡迎進電影院。

3可能會失望,但咀嚼後應該會喜歡喔。

4你應該會看到滿肚子的懶趴火,然後可能跑去版上打負評後被壓著打(?

 

預告

來源:https://www.youtube.com/watch?v=sooRZXzVYmU 

 

一開始我是看到這個預告,抱著「這部是要講這位傳奇人物在戰場上叱煞風雲後,卻於回歸平常,受不了內心譴責、創傷後壓力症候群的煎熬」這種只擦到一點點邊球的心態進去看的。

然後過程中基於兩邊文化、主角的思想給我的偏激感,和我一開始的錯誤認知,我實在很難喜歡克里斯這個人。

對,我就是上面最不該進電影院的3、4類型人。中間還直覺這部很美國自慰片。但咀嚼後......天啊,這部真是經典啊我的媽阿!好想看原著!好想跟人討論!

雖然不會到讓我想去看第二次,但確切地激起討論與看原著的慾望,我認為能造成這種後續就是一種成功,尤其我還是那種一開始不適合這部片的類型。

但偏準認為這是美國自慰片、和想討論ISIS的,我就認為是不得與我獲得相同討論點的人了吧。

 

片子一開始便是預告的內容,克里斯第一次駐軍射殺一位女性及小孩。面對理應被社會歸類為「弱勢」的女人及小孩,克里斯在確認對方的確造成威脅後,卻依然毫不遲疑地扣下板機。將想瞬間,導演使用倒反法,讓觀眾可以看見克里斯的童年及身教。

與被射擊的孩子差不多年齡,克里斯也與那位孩童同拿持著武器。只是孩童是被作為人肉武器、克里斯則是與父親一同獵鹿的溫馨場景,展現出射擊的天分,對比下形成很大的落差。而基於虔誠的信仰,克里斯的父親教導克里斯與其弟,依循著聖經,世界使分為三種人:

狼、及邪惡

綿羊、不相信邪惡的存在,以至於面對邪惡時不知如何保護自己

牧羊犬、相信「以暴制暴」,並持有著正義的道德,用自己的能力保護弱小、對抗邪惡

父親不允許他們家出現行使殘暴的狼,但也不准許克里斯兄弟變成懦弱的羊。在如此身教下,原為牛仔的克里斯,在看1998年美國大使館爆炸案和海軍招兵公告後,無法忍受無此邪惡不公的他加入了海豹部隊受訓練,並成為了美國海軍海豹部隊的狙擊手。

 

利用前面十分鐘,快速讓觀眾理解造就克里斯思想的環境與價值觀。

而精準判斷後,狙擊了小孩的克里斯,毫不手軟,只純粹地覺得敵方將小孩作為武器,著實地邪惡。成功活著回去的克里斯,雖然應為英語的判斷與技術,成為了傳奇人物,卻也有創傷後壓力症候群的陰影。在之後的駐地任務時,克里斯也面對了敵方的強力狙擊手與小頭目。然後這邊的片段,看見了戰場的不留情與血腥(下捏

一次的清空任務中,與居民做交易想要找出對發頭目。但居民表示不管如何,只要他被發現有與美國軍人接觸,他會被殺,因此也希望美國軍人給予金錢與僻護。卻在護送錢的過程中遭到對方小頭目與狙擊手的攻擊,線民的兒子當眾用電鑽鑽破了頭部、縣民則被槍殺,作為警告其他居民「不准與美國軍人有交往」的警告。

電影中,線民兒子的慘叫與電鑽的聲音在鎗林彈雨下顯得十分突兀,讓我感到一陣陣的不適感。

 

電影內,克里斯共進行了四次的駐地任務。其實因為距離看完有點時間,所以詳細也沒很清楚順序。有捏,但沒反白。(靠

第一次,

是克里斯一結婚完,立馬被派遣戰場;過程中懷孕的妻子卻在與克里斯通電話時聽到了與對方狙擊手槍戰的聲音;且克里斯看見了自殺式攻擊與不人道的殺敵示眾。回來後克里斯開始有PTSD的症狀。回歸後的克里斯也中毒地一直注視著戰場的消息,對克里斯而言,士兵們需要他,而他不在,等於是放棄的戰場上的弟兄不顧。

第二次,

獵殺小頭目。再次見到敵方刑求守法的殘酷。再次回歸的克里斯,依然注視著戰場上的狀況,在軍人與丈夫的身分上開始有了衝突,立場正逐漸被身旁的妻子動搖著。但在休假時,也遇到曾被他所救過的陸軍向他道謝,克里斯卻顯得無措。

第三次,

在執行任務時,在旁的海豹兄弟,畢大個,被敵方狙擊手射為重傷。當下海豹弟兄同仇氣概地意氣用事前去敵人陣營報仇時,小組長被狙擊身亡。立場再次被動搖。下部隊的克里斯,參加了小隊長的葬禮、對住院的畢大個發誓會幫他報仇。但與妻子、家人間的隔閡不斷地放大,妻子擔心克里斯會在戰場上出了什麼意外,如同小隊長一樣。但克里斯用小隊長在進行第三次駐地錢便寫了遺書,因此可能導致如此的下場。

第四次,

海豹弟兄們只剩下克里斯與掩護兵。並竟大家也都有著家庭需要兼顧。再者,克里斯在行動時才知道,重傷的畢大個在前一天死於手術台上,這次讓克里斯的信念更加崩塌。這次行動上,再次面對小孩的攻擊行動時,克里斯遲遲無法扣下板機,甚至不斷地祈求小孩將武器放下。

再後,冒著曝露已軍所在位置的風險,狙擊了一個村鎮以外的敵方狙擊手,幫畢大個報了仇。認為自己的使命已達成的克里斯,打電話給妻子,說他要回家了。雖然成功將敵方狙擊手擊殺,但也被敵軍所包圍,而支援卻還在兩個街道外。趁勢著沙塵暴,克里斯終於成功逃出了敵營。

退伍後的克里斯,雖然不再特地關注戰場消息,也將重心放到了家人身上,但PTSD仍然影響著他的生活,克里斯的心依然無法離開槍彈塵囂。為了繼續報效國家,克里斯開始去幫助其他退伍軍人或是軍人的技術指導。然後再一次地幫助軍人的時候被射殺,用高規德的待遇下葬,結束傳奇的一生。

 

以上精略沒反白,也參雜著就我所看見的畫面、包含著個人觀感的對比。以下做為一個心得與其過程的轉變。

一開始,整部片中對克里斯這位人物,是反感的。他是以暴制暴的標準象徵,有著大美觀念,強烈地鄙視敵軍,甚至稱之為畜生(這在電影沒有顯現)。且在立場的拉拔,對於家庭,克里斯讓我感到另一種的不負責任,對於這點或許對於女性的立場來講會更甚強烈。在第三次與第四次的派駐上,更讓人覺得克里斯對戰爭已經是種走火入魔,是一位戰爭狂,用著愛國情操、保護弱小為由包裹著個人私慾。而且對於兄弟的意氣上與後面紀錄片的片段,也給我美國自慰片的感受。

但導演的功力不凡,自一開始克里斯的射擊,讓我跟粗略理解克里斯的背景、美國的和平與戰場紛亂的相比;克里斯虔誠的信仰與理念: 信仰、國家、家庭,雖然堅定,卻也在分別四次的派駐上被妻子、同袍兄弟所動搖著;再者因為家庭,克里斯在第四次任務中,面對可能需要狙擊與兒子年齡相仿的人肉武器的童兵時的煎熬,皆與克里斯第一次派駐任務上的反差。四次的派駐後,克里斯回到美國酒館的痛哭、與第一次出征前在酒館的狂歡。除了戰場上一晃及過的殘破不堪的屍體,導演透過這些,讓我看見了戰爭與時間對克里斯所造成的轉變與傷害;身為軍人的克里斯在與丈夫、父親的身分轉換不過所造成的衝突。

當然對比美國的狙擊手,克里斯;敵方的狙擊手自劇情知道是一位參加過奧運的選手,也相同有著家庭。卻因為戰爭而讓彼此是如此相仿卻又如此地相反。

 

咀嚼後,這部片不是美國自慰片,是真真正正的「克里斯電影」。以克里斯的立場與觀點去講述、讓觀眾理解克里斯的來與去;整體對PTSD不適重點講述,對於是抱持著這點而去觀看的我,一開始看完挺失望,沉思過後,卻是發覺更多戰爭對克里斯所造成的影響,另一種PTSD;戰爭的片段上也有程度爾虞我詐,但跟美國自慰片比卻血淋淋也真實許多。

 

這部片子抱得獎項不讓人意外,也相當推薦。一輪錯過就二輪吧,推薦進戲院,是值得花這個錢的。

PS.除了想看原著外,其實也讓我心動想收DVD呢。

 

 布萊德利庫柏3.jpg<--(布萊德利庫柏/天龍特攻隊)

一樣都是軍人片(?),但這部的布萊德利庫柏,自字奶油小生變成老練的棒棒了,超棒der~讓多少妹妹們那不存在的第三支都inin der(欸?

布萊德利庫柏.jpg布萊德利庫柏2.jpg   

 

話說,「天龍A」真的還好;「藥命效應」就好看,(有收二手DVD的價值),到之前庫柏自導自演「跨越世紀的情書」又不好看啦
一正一負,跟win家系統一樣呢(不

arrow
arrow
    創作者介紹
    創作者 宅咖plus+ 的頭像
    宅咖plus+

    宅宅der

    宅咖plus+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0) 人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