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lose

兇殺後,INC. 博雅書屋.jpg  

兇殺後,INC:  博客來

 

 看的是封面改過的,但黃色封面比較可愛(欸

後面用衝的看完。作者調書袋,講了很多美國地名、詩人、文學作品引用讓我很不耐,但對到自己有涉入的又會很有感觸。反正看書就大約是這樣的感覺。

 

屍體被送走後清理現場的工作,是飽含危險性的生化汙染處理,死者可能帶有未知病,血液、屍液都是生化處理範圍,不可被直接接觸,連被沾染過的家具也得另外消滅。作者就是跟著如此的公司工作,並記錄下的過程與心得及聯想。

 

裡面也用很微妙的形容講解了人在死後多久將會有屍僵,而過程中可能會吸引或是繁生出哪類嗜血的昆蟲,透過該昆蟲的出現甚至可以去判斷死亡時間。這部份的描述,對於喜歡和推理CSI、兇殺現場、法律黑白眼 的人來說應該會喜歡吧。一部分來說這邊也是對一般人而言,似乎知道也沒什麼了不起的知識。

 

作者還講到了許多善後公司所處理過的案例,有些用想像去模擬情況,根本讓我想到 「漢尼拔」威廉 了阿,果然後面就出現了作者對於黑暗思考的告白。

「生者觀看死者便是一種權力的表現」、「以前人們與死亡較為親近甚至是不避諱」,這些對於死亡的觀點都是很好的討論。

 

 

到了後篇作者引出一則美國著名性別認同障礙殺手,是多部美國經典恐怖片殺手的原型 為的例子。透過案子,引用有名的美國殺人犯,根本勾起我高中的恐怖回憶。

當時一位喜愛獵奇的同學借我一本「上帝的黑名單」,裡面有著更為偏頗的資料。但因為高中看過那本書,在片段時很容易上手知道背景,甚至一直勾起黑名單的內容。

 

但作者在告白中,對於後世人們處理事件的看法,認為這是另一種神聖的癲狂。

很有趣的想法。整理來說引用太多資料確實煩躁,卻頗具一定性的教育意義-美國CSI 的影集其實亂演很大,至於有沒有助長犯罪者的實力,這還有待觀卻。

 

 

 

 

 

 

 

 

額外,這本書不如說是一本學習與感受的資料書。

arrow
arrow
    全站熱搜
    創作者介紹
    創作者 宅咖plus+ 的頭像
    宅咖plus+

    宅宅der

    宅咖plus+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0) 人氣()